2022年以来,彭阳县以推进落实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1+1+3”工作机制为载体,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项目为依托,创新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新方式,着力构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突出政治引领,把稳基层社会治理之舵
彭阳县委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研究审定《彭阳县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清单》《彭阳县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基层治理指标体系(试行)>任务清单》《彭阳县贯彻落实固原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细则任务分工》等文件,调整加强乡镇政法委员6名,选配乡镇副科级综治中心主任10名,招录法学相关公务员20名。
深入实施“五强五促”行动,成立“小个专”综合党委,选派党建指导组3个、指导员18名。完善社区治理“一书三单”,建立服务事项清单123项,组织29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深化“一抓两整”创建行动,创建党建示范乡镇9个、示范村119个,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1个。健全整治“村霸”长效机制,开展村(居)“两委”换届“回头看”。实施“育苗蹲苗工程”,培育村级后备干部480名。全面落实派出所所长兼任乡镇党委委员,辖区民警(辅警)兼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机制。优化网络服务管理,建立形成“乡镇—行政村—治理网格”乡村三级网格责任体系和“社区—小区—楼栋片区—楼栋单元”社区四级网格治理责任体系。
激发自治活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之基
把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聚焦“精准划分网格,实现无缝连接、精准选聘人员,做到因岗定人、精准管理队伍,创新工作方式、精准为民服务,提升治理质效”“4个精准”,实现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便民服务在“网格”中开展、基层治理在“网格”中加强、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
制定村务公开目录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确定村级政务公开13项、事务公开25项、财务公开14项,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和监督。印发《彭阳县乡镇和村(社区)证明事项清单》等文件,对进入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事项严格审核把关。全面推行“红色物业”服务,开展民主协商46场次,激发居民参与社区自我管理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紧盯法治保障,筑牢基层社会治理之本
举办政法干警政治轮训班2期,开展政治督察、纪律作风巡查、案件评查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评查,推动政法单位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回头看”暨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行政应诉专项治理工作,规范执法司法行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开展新四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核结线索19条。严厉打击电信网络(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防溺水安全“两个专项整治”。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规范布设乡村综治中心12个,设立社区法官工作室5个、法官联系点12个。建立“五个一”机制,高质量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交办的52件重复信访、信访积案化解任务。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县162个村(居)“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选拔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及其骨干1684名,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83件,持续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专项普法活动。
深化德治浸润,铸就基层社会治理之魂
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县委、县政府坚持会前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示范带动全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进”活动深入开展。
紧盯标准体系,投入0.9亿元,对39类实地测评点位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治,新增停车位3100个,曝光不文明行为10期(次),纠正乱放违停1万余起,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建成县乡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75个。县博物馆成功申报3A级旅游景区,打造红色记忆研学线路,接受“红色教育”10万人次。
深化移风易俗,持续推行“红黑榜”“积分制”“清单制”等做法,开展“四个一”等群众性文化活动780余场次,评选移风易俗示范户等872户、“好儿媳”等典型223人。深入宣传《宁夏回族自治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营造见义勇为浓厚社会氛围。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0期413人,诚信社会建设深入推进。
强化智治支撑,插上基层社会治理之翼
实施社会治理应急指挥中心项目,深化“互联网+基层社会治理”行动,安装云视频监控摄像头2690个,初步建成“数据智网+监控天网”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形成以智慧城管指挥中心为原点、8个责任网格为支点、视频监控为支撑、网格员为神经末梢的城市数字管理系统。安装小区门禁66个、监控摄像头827个,推进智安小区建设。深化网络安全整治,妥善处置各类网络敏感热点和舆情。
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梳理“四级四同”事项1447项,不见面可办事项992项,马上办事项515项,现场可办事项281项,网上可办(最多跑一次)事项1090项。建成县级“163”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成1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162个村(居)“家门口”服务站建设,推动服务模式从“事项供给”向“场景服务”转变,实现政务服务快办易办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