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泾源县公安局反诈中心联合各派出所,按照“以防为主、防范为先”原则,持续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场、进集市、进村组反诈宣传工作,不断提高辖区群众反诈“免疫力”,营造全民参与、人人反诈的浓厚氛围。
进社区 讲座入人心
“警察同志,前些天我接到一个自称是快递客服的电话,说有抽奖送手机活动,这个是不是诈骗?”
“大爷,这就是典型的冒充客服诈骗,只要谈及钱财,您可千万别相信!”民警笑着回答。
在社区活动中心,泾源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举办反诈知识讲座,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易受骗群体,通过案例剖析、PPT展示、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揭露虚假客服退费、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交友投资等诈骗套路,并穿插着趣味互动,通过“一对一”精准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反诈防骗意识。
进校园 筑牢反诈“防火墙”
“我同学说把银行卡、电话卡借给别人就能赚几百元,这是真的吗?”学生小张提问道。
“出租、出售银行卡、电话卡,极大可能是被犯罪分子用于洗钱、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活动,一旦出事,出售、出借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民警严肃地回答。
反诈中心民警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普法进校园”等有利时机,深入辖区各中小学,通过真实案例为在校师生讲解“两卡”违法犯罪的概念、常见形式以及严重后果。在互动环节,民警还将印有防范“两卡”犯罪知识的文具发放给同学们,供大家在课余时间学习。
进商场 破解诈骗新套路
“大家知道吗?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购买黄金并邮寄到指定地点,后将黄金卖掉,这样诈骗资金就披上了‘合法’外衣。”在泾源新时代购物广场老凤祥金店,反诈民警对工作人员及前来购买黄金的群众讲解道。
现场,民警结合真实案例,向群众揭露犯罪分子利用黄金交易洗钱的完整链条,引导大家增强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工具人”和“帮凶”。
进集市 烟火气里话平安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反诈秘籍免费送!”在六盘山农贸市场,民警小李的吆喝声吸引了众多赶集群众。
为让反诈宣传更接地气、更暖人心,六盘山派出所民警辅警在果蔬摊旁支起“反诈补给站”,色彩鲜艳的宣传手册与金黄的橘子、翠绿的芹菜相映成趣。“警察同志,这网上贷款咋能是诈骗呢?”卖干货的张大哥拿起反诈指南问道。民警举着宣传手册现场讲解:“您看,这些App声称‘无抵押、秒到账’,实际上却要先交保证金、解冻费,去年咱们这儿就有人被这种套路骗走了6万元。”
在“反诈补给站”,除了传统宣传手册,还特别推出“反诈小贴纸”,每张贴纸上印有不同的诈骗类型,现场群众一边翻看一边提问,民警耐心解答。说话间,一位老大娘挤到摊位前:“我要几张反诈贴纸,给我孙子贴在手机壳上。”
进村组 方言乡音讲案例
“婶子们,今天给大家讲个‘刷单返利’的真事。”在香水镇沙南村家门口服务站,社区民警小马用“土味方言”向村民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当讲到“某村李大姐刷单被骗12万元”时,人群中发出阵阵惊呼。
为应对诈骗手段的快速迭代,民警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立体防控网,通过对电诈案件发案类型深入分析,剖析不同类型案件受害人特征,面向不同群体建立精准“反诈宣传群”进行实时预警。同时,不定期推送最新诈骗案例、反诈技巧,形成“每日一提醒”机制,累计发布各类宣传视频、照片上千条,覆盖居民超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