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万群众,来自我区南部8县区及周边5个省份。不同籍贯、不同习俗、不同民风的移民汇聚到一起生产生活,一度给红寺堡区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红寺堡区找到了答案: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议事“五步工作法”、乡村两级监督,形成“55124”村级事务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还权于民、民主决策、取信于民、化解矛盾”的基层村民自治新路子。
村民代表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秦文智熟悉村情,办事靠谱,我选他当村代表。”玉池村村民唐继红说。3月23日,记者在红寺堡区玉池村便民服务中心公示栏看到,30名村民代表的照片、姓名、联系电话依次张贴在上面,他们是1773名群众推选出参与村集体事务民主决策、服务于民的代表。
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选好村民代表是关键。红寺堡区结合移民实际,根据各村组巷道布局等因素进行“划片切块”,按照每5户至15户推选1名代表的标准,由村民自行推荐代表,并将推选出的村民代表的照片、联系方式等信息张榜公示。
如今,村民代表已经成为乡村干部履职尽责、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去年7月,玉池村一组村民马发买家牛棚发生大火,烧伤3头即将出栏的肉牛,马发买为救牛也被烧伤,在医院治疗花了5万多元。马发买有3个孩子,其中女儿正在上美术学院,花费较大,家庭因此较为艰难。村民代表秦文智得知后,将情况反映到村委会。村委会经实地走访调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商议,决定将马发买家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为他申请到2万元救助金和每年7500元的产业帮扶资金。村民代表对马发买的关心,让一家人的生活有了盼头。
“阳光村务”畅通基层治理末稍
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必须规范程序,“五步工作法”应运而生。“五步工作法”即提出议案、民主议定、公布告知、组织实施、监督落实5个工作步骤。
3月9日9时3分,红寺堡区柳泉村村民贾延升收到一条银行短信:“由柳泉乡柳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转入235.03元村集体分红。”看到短信后,贾延升高兴地合不拢嘴。当日收到分红短信的还有854户3371人。
“我们村集体入股的养殖场、纺织厂和黄花菜晾晒场,每年能分红17.9万元,按照相关规定,村集体20%股份利润要分红给村民,入股村民每人可分得35.61元的红利。”柳泉村党支部书记张娅梅说。分红这种涉及村民利益的大事,按照“五步工作法”,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集体商议,最终村民都拿到了应得的红利。
事前民主商议,事后公开监督,村民代表会议按照“五步工作法”通过的事项,让村民服气,让村干部有底气,工作推进起来也更加顺畅。“避免一个人说了算,决策结果更加透明和公平。”柳泉村村民代表惠占宏用一句话总结了“五步工作法”。
村事共监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55124”村级事务治理模式,前两个“5”即“五步工作法”和“五步工作法”相对应的“五联记录表”,“1”即一份村级组织的议事清单,“2”和“4”则分别是乡村两级监督和乡镇、县区、地市、自治区四级联动督查。
翻开“2022年柳泉村重大事项公开透明监督运行机制”台账,每次村民代表会议的时间、参加人员、讨论事项及会议结果都记录在上。“凡涉及粮食直补、低保评定、监测户纳入等事情,都会形成文字记录,并留下影像资料,随时可追溯可查看。”柳泉村村会计马书峰说。
同时,各村还选齐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田兴发是柳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三位成员之一,每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他都会与其他两位成员共同列席会议,全程参与。“村民代表大会形成的最终决定必须得有我们几个监事会成员的审核签字才能对外公布。”田兴发说。
“全链条的监督使得村干部违纪违法情况减少,村干部思维转变,觉悟提升,工作风气也更好了。”红寺堡区民政局副局长马宗成表示,红寺堡区通过落实“55124”村级治理模式,使得基层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减轻了行政管理的压力,增强了化解矛盾的能力,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