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动态 > 吴忠 > 正文
利通检察:良法善治守护“古灌溉”遗产
2024-07-11    来源:宁夏法治报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4-07-11

  黄河安澜泽两岸。7月9日,“行走万里黄河 报道法治中国——黄河流域九省区法治媒体大型全媒体行进式报道”采访团记者来到青铜峡市峡口镇余桥村——秦汉渠分水闸,仿佛步入了一幅流动的画卷:翻滚的河水,带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向前奔腾不息……

  2000多年以来,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等秦汉至明清开凿的14条古渠穿过吴忠市,至今仍汩汩流淌。

  2017年,宁夏引黄古灌区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黄河流域主干道上产生的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实现了宁夏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检察院一开始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时,我们也有顾虑,但他们通过工作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多措并举助力吴忠和灵武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7月9日,宁夏秦汉渠管理处处长周小生告诉记者。

  近年来,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检察院结合“检察护企”“检护民生”等专项活动,构建“职责清晰、链条完整、运转高效、协同有力”的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体系,让千年古灌区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焕发新生机。

  按响协同保护“启动键”

  2023年,利通区检察院发现辖区9个乡镇和两个农林场存在自备井违法取水现象。该院随即向水务等部门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

  收到检察建议后,利通区水务局现场走访督促,压紧压实各取水用户整改主体责任。通过集中整治,辖区违法取水现象得到遏制。

  宁夏引黄古灌区是黄河干流上的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从之前的私挖、乱占、乱建等违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到现在的水清河晏,该院不断拧紧沿线水域“安全阀”,携手秦汉渠管理处积极推进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水利部《关于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落地应用,对涉水违法行为落实治理的主责单位,运用磋商、诉前检察建议、检察听证等方式,对古灌区乱占、乱建等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取得一定成效。

  通过“磋商+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秦汉渠管理处、交通运输管理局、属地乡镇等多部门依法履职,巡渠50余次,1500余公里,发现问题桥梁、违法排污、倾倒垃圾等线索45件,立案28件,发出检察建议13件,清理渠道内垃圾2800立方米,拆除违章建筑660多平方米,有力促进古灌溉工程遗产文化保护成效巩固提升。

  拧紧沿线水域“安全阀”

  “之前骑车路过时看到湖边环境卫生脏乱差,自从检察官整治湖边环境后,我和骑友们常常来这里拍照打卡呢!”近日,自行车爱好者王先生对巡河检察官说。

  “我一定积极配合检察机关的工作,停止采挖砂石。”日前,违法行为人周某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愿意配合将湿地面貌复原。最终,在该院与行政机关的多方努力下,违法行为人停止采砂行为,湿地恢复原状。

  针对神农岛水域存在的非法采挖砂石等违法行为,利通区检察院通过磋商解决问题,为湿地生态筑起安全屏障,未出现反弹、整治不彻底的现象。

  认真贯彻落实“河长+检察长+警长”“水行政执法+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黄河保护综合治理”“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等专项监督活动,灵活采用诉前“磋商+检察建议”监督形式,稳妥有序开展专项活动。并通过开展“回头看”及检察长每月定期巡河、重点案件督办等形式,检验办案成效。

  “水行政执法+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落地应用,有力地破解了水行政执法中“单打独斗”和“执法软、执法难”等问题。2022年以来,该院先后办理涉及水行政执法及古灌溉工程遗产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80件,与宁夏秦汉渠管理处、青铜峡市人民检察院共同签署《关于开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专项监督活动的实施方案》,与秦汉渠管理处建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协作办公室,制定“渠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督促相关单位拆除危桥11座,加固23座,对接政府部门翻建桥梁2座,美化整治渠道8公里。

  联合秦汉渠管理处、公安机关对沿东干渠、汉渠、马莲渠、秦渠(利通区段)等沿线渠道防溺水设施逐一检查,实地查看渠道危险水域警戒线、警示标牌等设施配置是否齐全,确保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水鸟嬉戏、河岸边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这样的生态环境,凝聚了检察人的汗水和心血。”看到神农岛生态环境改善明显,利通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张秀琳深感欣慰。

【编辑】:王锌
【来源】: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