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青铜峡法院坚持系统思维和强基导向,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基层优势,探索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内部抓审判质效、外部强监督管理为“两翼”,以深度融入中心工作、社会治理、法治建设为“引擎”,推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有序开展。
党建内核引领 增强创建组织力
党组统筹。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安排“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相关工作。按照自治区高院《关于“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实施方案》规定的测评体系要求,对照六个方面37项测评指标,设计并制定出台“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1+2+N”系列文件,实现“六项提升”(实现布局科学、功能完备、制度健全、治理有效、保障有力、队伍过硬)推动整体创建。“1”即一个实施方案,研究制定《青铜峡市人民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构建党组统筹协调、负责部门协作配合、人民法庭强基固本的创建全链条。“2”就是建立任务清单和创建落实台账,明确6个方面、37项指标任务,落实到14个法院责任部门,确保“标准是什么、任务有哪些、重点在哪里、落实怎么样”清清楚楚。“N”就是因地制宜,结合人民法庭辖区实际,制定一系列配套制度,持续推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成果更好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党支部统领。人民法庭联合政治部、综合办公室成立党支部,做到“将支部建在庭上”。打造“青‘枫’· 映古峡”党建品牌,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通过“四学”“五聚焦”对标37项指标任务,进一步明确4个基层法庭创建方向和工作任务,推进各项责任落实落细。扎实开展“四学”提升行动,组织法庭党员干警借助廉政教育每月一课活动开展“理论学”;以党支部为单位,依托党史教育中心、余家桥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学”;法庭定期组织主题读书分享会开展“读书学”;结合“清风大讲堂”开展“专题学”,持续提升法庭干警履职能力。党支部重点聚焦源头治理、多元化解、执法办案、诉讼服务等六个方面工作,召开支委会、党小组会议定期听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进展,通过月督导、季调度,以“强带弱、好带差”方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互促交流,积极营造4个基层法庭创建工作携手共进工作氛围。
法庭领办。在法庭层面,坚持以“青‘枫’· 映古峡”党建品牌为指引,对照任务清单和创建落实台账,挂图作战、对账销号。按照“一庭一品牌”思路,创建有辖区特色的“枫桥式人民法庭”。在青铜峡镇法庭,结合5A级旅游景区黄河大峡谷旅游发展,聚焦旅游纠纷高效化解,搭建“巡回法庭办案点”,通过与文旅局、景区等单位协调对接,形成了联合调解工作流程,实现涉旅案件快速解决,争议实质性化解;在小坝法庭,紧扣大青葡萄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成立“巾帼法律志愿服务队”,完善“法庭+”工作模式,通过多元共治、源头解纷、高效调审,在保护农业种植设施投资、助力农民增收上持续发力;在大坝法庭,针对辖区工业企业多的特点,通过“订单式”“保姆式”的方式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有的放矢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指导,助力企业依法依规经营,提升防范风险能力;在瞿靖法庭,充分运用人民法庭在“法治小院”成功经验,借助“三间法庭”机制优势,在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同时着力打通司法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内力外力“两翼”强基 增强创建驱动力
强力推进抓落实,提升创建“内生力”。一是合理法庭布局。探索构建“庭站点”诉讼服务网络,明确人民法庭、诉源治理工作站、巡回法庭办案点主要工作职责;建立人民法庭文化装饰素材库,规范基层法庭、诉源治理工作站、巡回法庭办案点、法官工作室标识标牌和主要职责,打造“青法清风”人民法庭文化品牌,累计建设巡回法庭办案点8个,4个基层法庭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二是狠抓执法办案。以执法办案作为人民法庭第一要务,对法庭案件办理情况每月一调度,人民法庭审判数据实行按月单独统计,法庭未结案变化情况进行逐一盘点、核查,针对服判息诉率、诉前调解成功率、生效案件发改率等指标落后,未结案件存量不减反增的法庭及时通报,通报情况纳入部门年底绩效考评,并跟进督促指导,着力提升基层初始案件质效。三是优化业务流程。在人民法庭设立诉讼服务窗口,全面受理立案登记、材料收转等业务,实现立案功能全覆盖;全面推广扫码缴费,精简退费流程,实现“法定退费”一日退还服务;推进类案办理繁简分流,最大程度缩短办案周期。
精准督导促落细,加强创建“外驱力”。一是完善考核体系。制定出台符合人民法庭工作实际考核办法,在充分考虑各基层法庭案件差异性,普通民事案件和速裁案件指标波动性的基础上,将执法办案、指导调解、诉源治理等重点指标列为核心指标,鼓励和督促法庭员额法官充分发挥能动性,加快办案节奏。二是加强带动引领。坚持以点带面强化正向引领,建立“一把手”调研“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常态化,帮助人民法庭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分管人民法庭工作的院领导每周下沉一次法庭、每月进行一次调度,推进“一庭一品”落地见效。三是健全内外监督。以加强内部管理为契机,以院务督查为抓手,通过开展“司法突出问题整治整改”专项整治活动,持续规范人民法庭审判执行行为,提高办案质量。注重“请进来”共商良策与“走出去”解决问题相结合,每季度开展“法庭开放日”,邀请人民群众、党员干部、企事业工作人员360(人)次走进法庭,旁听庭审、参与执行,促进法官干警在接受监督中履职尽责。
主动靠前积极融入 增强创建发展力
推动法庭力量融入产业发展。找准法庭工作服务保障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结合青铜峡镇法庭辖区旅游特色发布服务保障黄河大峡谷5A级旅游景区发展司法白皮书、出台保障黄河大峡谷5A级旅游景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结合小坝法庭辖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出台服务“创建乡村示范县”措施十条;结合瞿靖法庭辖区土地流转情况,出台预防化解涉众型纠纷实施意见;在大坝法庭积极推动“法官干警进百企”活动。积极推动法庭辖区产业发展同时,通过司法手段,加大对“大青葡萄”、“甘城子苹果”等青铜峡市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司法保护,推动法庭力量深度融入产业发展,实现司法链与产业链全流程对接。
推动诉讼服务融入社会治理。紧密结合辖区镇党委政府基层治理需求,联合党委政府在镇(街道)社区(村)设立诉源治理工作站,以工作站为纽带贯通基层治理网络,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覆盖;建立人民法庭庭长列席镇综治联席会议机制,结合民事案件办理中涉及纠纷特征、综治矛盾纠纷点及发展态势、审判案件中信访苗头和不稳定因素及时与会通报;借助“法官+网格员”模式,借助辖区镇综治网格化管理机制,推进法官走进“小网格”,为辖区群众多元解纷、诉调对接提供一站式服务,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工作。在问题突出、矛盾高发村(社区)开展“巡回审判”,推动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效果。加快推进辖区人民调解员、村委会工作人员进驻法院调解平台,基层治理单位进驻“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进程,实现矛盾纠纷联动联调,快调快解。截止目前,共设立诉源治理工作站8个,与工会、妇联、辖区银行等12家单位优化诉调对接,开展各类走访780(人)次,法庭开展“巡回审判”6次,协调处理各类纠纷682起,诉前调解案件1000余件,占法庭同期收案总量的30%,努力做到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有力推动诉讼服务深度融入社会治理。
推动法治经验融入服务为民。以“为民办实事”作为落脚点,加快推进智慧法庭建设,构建“电子送达+在线调解+网络开庭”便民服务网络,通过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网、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人民法院送达平台等方式实现网上调解、立案、交费、开庭、送达等工作。今年累计开展线上调解案件110件,电子送达1700次,送达率60%以上,让“掌上办”、“网上办”、“马上办”成为现实。精准普法宣传,持续用人民法庭的法治经验提升乡村发展软实力,通过法官说法、巡回审判,案件回访、法治宣传等方式,针对农村老年人居多、高额彩礼、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精准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防电信网络诈骗、未成年人保护等普法宣传,各基层法庭今年先后开展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以法之名,共护黄河”、“弘扬法治精神,‘典’点亮美好生活”等主题系列宣传活动16次,有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