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各县(区)、各市及自治区两会相继召开,律师行业中的“两代表一委员”纷纷携提案议案参会,发挥专业优势参政议政,为推进宁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律师的智慧和力量。
从法庭辩护移步参政议政,角色虽变担当依旧
目前,宁夏律师行业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人数达113人。
近年来,全区113名律师代表委员平衡个人业务与代表委员的履职冲突,深度参与立法修法及人大、政协、统战部门组织的各类调研、执法检查、协商座谈活动500余次。律师代表委员们深入调研,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意,聚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法治建设关键环节,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参政议政能力,提出270多件建议、提案,涵盖法治政府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未成年人保护等国计民生领域。
在全区3700多名社会执业律师中,113名律师“两代表一委员”犹如“星星之火”,不论年长或年轻,人人各具优势特色。他们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维护公民权利,捍卫法治尊严,勇于为公平正义发声,乐于为法治政府建设、基层治理助力,善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护航,在不同领域参政议政贡献力量。
守正创新参与地方立法,尽显“法律之师”看家本领
立法工作要求严、标准高。北京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国浩律师(银川)事务所、宁夏辅德律师事务所3家律师事务所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搭建倾听社情民意平台,积极参与法规规章政策文件“立改废”工作,为加强地方治理贡献律师智慧。
部分律师代表委员踊跃参与全区各级人大、政府部门开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定、修改、论证、立法后评估等工作。一名律师关于完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行为法律规定的提案,被“两高”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采纳;一名年轻律师的儿童安全立法建议被写入《家庭教育促进法》;2家律师事务所受托起草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宁夏回族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当好法治政府建设的帮手,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两代表一委员”律师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协助政府依法决策、妥善处置公共事件,成为政府的法律助手。近年来,各级政府邀请律师代表、委员广泛参与重大项目视察、机关作风监督、热点问题协商等,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对标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任务目标确定的重点工作,构建“产业链+法律服务体系”,引导全区律师持续为自治区重点产业、工程项目等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法律服务,成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知识产权法治服务百人团”“宁夏奶产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法律服务中心”;组织法律科技与新基建专业委员会、环境资源与能源专业委员会等5个专业委员会分别对接“宁夏至华中特高压直流输电及配套新能源项目”“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项目”等重点工程,做到法律服务与企业发展同步规划、法律保障与工程建设同步实施“双同步”。
做好社情民意的“传声筒”,努力提高建言献策质量
各级律师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既有聚焦民生实事的“小切口”,更有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主题。
银川市政协常务委员、宁夏方和圆律师事务所主任徐宝3次提出关于在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破产法庭的提案,终于在2024年得到落实。(下转02版) (紧接01版)自治区人大代表、宁夏善知律师事务所主任王辉履职期间,提交的“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建议”被列为代表重点建议。因定期建言献策,石嘴山市黄建农、林义、刘涛3位律师委员2024年度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全区各市县的律师代表委员每年参加两会,都会携带提案或联合发起提议,相关部门会对是否采纳落实进行反馈。
积极开展法援工作,让公益普法惠及千家万户
维护公平正义,深入基层扶弱扬善。全区“两代表一委员”律师积极履行社区律师或村居律师职责,为基层群众面对面提供法律咨询,为民排忧解难。律师们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参与法治宣传“千千万”活动,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进军营,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工作,大力宣传民法典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层群众提供专业便捷的法律服务,引导群众养成法治思维,不断增强法治意识……
近日,宁夏律师行业“两代表一委员”履职经验交流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律师代表座谈会在银川召开,全区80多名律师代表委员齐聚一堂,进一步强化履职意识,提升参政议政能力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律师协会会长刘建国表示:“我们将精准反馈律师们的真知灼见与民众法治诉求,转化为可落地的议案提案建议。同时携手各界,汇聚多方智慧,将法治红利精准释放至社会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