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宁夏检察机关两项工作写入《白皮书》。
《白皮书》中提到:“北京、浙江、贵州、云南、河南、宁夏、重庆、黑龙江等地检察机关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开展虚假诉讼‘小专项’监督,深化虚假诉讼监督的创新实践。”
宁夏做法: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在全区部署开展民事虚假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筛选推广13个全国虚假诉讼监督模型,指导各地用好用足数据模型,并指导各地开展各具特色的虚假诉讼“小专项”。金融和社会保险领域是民事虚假诉讼的高发区,自治区检察院在全区集中开展金融和社保领域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其中,银川市人民检察院对标金融领域突出问题开展“职业放贷人类案专项监督”,办理金融领域民事检察监督案件26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件。永宁县检察院以劳资纠纷虚假诉讼监督模型为抓手,排查分析出9件虚构劳动关系骗缴社保的虚假诉讼案件,向法院提出监督意见9件,向公安机关移送虚假诉讼罪犯罪线索3件,法院作出有罪判决。
据了解,2024年全区共办理57件民事虚假诉讼监督案件,其中通过数据模型发现并办理案件占比48.28%,数据赋能在虚假诉讼监督工作中成效显著。
同时,《白皮书》还提到:“检察机关坚持依法稳妥探索推进破产案件监督,监督程序不断完善、监督方式不断丰富、监督范围不断拓展,助力困境企业重整重生。宁夏、湖南等地检察机关加强与法院协作,共同出台规范破产案件办理意见,建立协调联动长效机制。”
宁夏做法:自治区检察院将民事检察工作融入宁夏高质量发展大局,指导各地加大对破产案件监督力度,深化对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保护,推动体制机制建设。其中,银川市兴庆区检察院与兴庆区法院签署《关于破产程序法律监督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企业破产领域法检联动机制建设。
据介绍,自治区检察院将与破产程序相关的案件作为2025年度法律监督重点任务,部署开展民事执行专项监督活动。市、县两级检察院加强与法院的协同联动,通过线索互移、办理协同、监督融合、整合资源,携手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促进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