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赫哲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捕鱼、狩猎为生,隋唐时期被称为黑水靺鞨。历经千年传承,赫哲族作为中华民族渔猎文化的代表,文化积累绚烂多彩,拥有“鱼皮制作技艺”“伊玛堪说唱”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0余项。
位于松花江和黑龙江交汇处的同江市,是赫哲族的主要发祥地和聚居地。为保护好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龙江省同江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赫哲文化和生态家园一体保护,绘就“赫哲故里”多彩新画卷。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以胖头、鲟、大马哈、哲罗、狗皮鱼等鱼皮为原材料,经过层层工序,将鱼皮化为日常衣料,从而流传下完美精湛的技艺。然而,近年来黑龙江、松花江流域非法捕捞现象严重,渔业资源减少,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也受到影响。
松花江和黑龙江交汇处的“三江口”,是鱼类产卵繁殖和觅食越冬场所以及洄游通道,自1982年便被列入常年禁渔区,但却一直有渔民非法捕捞,屡禁不止,还形成了一个叫“老牛圈”的打鱼滩地,泥草窝棚、彩钢房、砖瓦房随处可见,甚至有人在这里养殖鸡鸭,渔业资源遭受破坏,水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同江市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获知这一线索后,经过详细调查,及时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在检察机关的监督下,渔政执法人员加强了对禁渔区违法捕捞行为的监管,水务部门对滩地上57栋、3530平方米违章建筑全部拆除,佳木斯市三江口水产资源管理站还增殖放流白鲢夏花50万尾、野生鲤鱼和鲫鱼成鱼5000尾。“老牛圈”也被纳入三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保护范围,如今已是一片“鸟翔鱼跃水草丰”的景象。
对于保护赫哲文化传承,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特伦固”省级传承人、“伊玛堪说唱”佳木斯市级传承人尤婷婷提到,当前对于赫哲族民族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一方面是要正本清源,另一方面是要创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二者都需要法律支持,比如最传统的赫哲文化需要版权保护,而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衍生文化类产品,也非常需要知识产权保护。”尤婷婷说。
对此,同江市人民检察院与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协作机制,成立公益诉讼宣教基地,广泛开展公益诉讼普法宣传,同时也为当地赫哲文化创意开发产业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提供帮助。同江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沙俊沣表示,接下来同江市人民检察院将对抄袭赫哲文化创意、侵犯设计版权等问题开展检察监督。
保护非遗,守卫文化基因,黑龙江省检察机关的工作并不止于此。据了解,2021年以来,黑龙江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案件106件;开展了“伊春市人民检察院国有文物保护专项监督”“哈铁检察分院铁路历史文物保护专项监督”等6个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项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