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档,八色八类,我们为辖区167名戒毒(康复)人员建立了档案。”在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档案室,工作人员崔静抽出几份档案向记者介绍:“蓝色的是社会面有吸毒史人员,比如其中的刘某,2021年来我们社区的;绿色的是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海某就是其中一个,2019年来我们社区的……”
每一份档案背后记录的都是一个人回归社会的“脚印”。通过开展建档精准帮扶工作模式,上海西路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让戒毒(康复)人员管控和帮扶工作做到了规范化、精准化,让帮扶工作更有力也更有温度、更有效也更彻底。
申请公租房、办低保,戒断路上不孤单
“感谢你们今天给我们送来米面油。”看到上海西路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工作人员崔静和金珊,以及银川强制隔离戒毒所驻上海西路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民警上门来慰问,崔某和马某夫妻俩眼含热泪。临走时,崔某主动向崔静分享了两个双胞胎女儿的近况:“孩子上大班了。为了孩子,我俩会努力工作的。”
因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回归社会不久父亲离世等多方面原因,崔某刚到社区报到时态度消极,甚至误会上海西路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侵吞”了自己的救助金。在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工作人员一次次上门心理疏导、慰问、解决生活实际困难的过程中,崔某的态度慢慢转变。
“2020年,崔某和马某结婚并生育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两人生活态度更加积极。考虑到他们生活困难,2022年我们帮他们申请了公租房,让一家人在我们社区安顿了下来。”崔静说。2024年,崔某因糖尿病引发并发症,造成视网膜脱落,经手术后眼睛视力稍有恢复,但工作难以为继,家底也被彻底掏空。崔静又联系街道,几经奔波,为他们办理了低保。
“帮扶过程中,经常遇到被误解的情况。即使这样,我也想让他们感受到一些温情与关怀,明白在戒断的道路上并非孤军奋战。”崔静表示:“帮思想扶心理、帮康复扶健康、帮生活扶安置、帮就业扶脱贫,是我们中心对所有戒毒(康复)人员一贯的工作思路。从心理到物质实现帮扶全覆盖,以面对面、电话、视频等方式不定期跟踪帮扶质效,以大力度的帮扶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度,从心底深处升起对回归社会的渴望,再也不走‘回头路’。”
介绍新工作、疏导心理,回归社会路上有后盾
“你看,这是马某经营的番茄种植温棚,规模不小,生意也不错。”崔静指着手机里马某分享的微信朋友圈内容,告诉记者:“马某很上进,去年辞去了我们之前给介绍的保安工作,跟新婚妻子去贺兰承包了一大片温棚。”
很难想象,这是3年前刚来社区报到,扬言“不给解决住房问题,就卷铺盖睡在社区”的马某。
“马某在服刑前把自己名下的房子变卖后全部用作毒资挥霍殆尽,出来后只能暂时待在妹妹家,寄人篱下的滋味难受。我们联合上海西路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民警对其进行了多次心理疏导,平复了他心中的怨气。”金珊表示:“我们多方联系,给他介绍了一份保安工作,并为其联系办理了公租房。因为表现优秀上进,次年他升为保安队长,又结识了干保洁工作的妻子,感情上也有了归属。”
“警民一家亲,遇难见真情。”马某给上海西路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送来锦旗,感谢他们的帮扶,让自己顺利回归社会生活:“我都不敢想,自己还会有这么一天。多亏你们做我的后盾!”
让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修复其心理、家庭和社会关系很重要。上海西路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既有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也会通过集中教育授课为其传递正能量。“我们会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心理疏导计划,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对新生活建立起新期待。”上海西路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民警刘波告诉记者:“我们希望能够在每一个戒毒(康复)人员中竖起一堵墙,让他们从心底认识到吸毒的危害和回归社会的美好,帮助他们戒断‘心瘾’、斩断‘复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