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川市委政法委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奋力推进“五八”强首府战略实施,助力银川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绘就城市最美底色。
“强什么、怎么强”,这是银川市实施强首府战略的必答题。
银川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法治强市”一案两清单,明确了三个方面21项重点任务,出台《聚力高效能基层治理在拓展新模式上攻坚突破工作方案》,纵深推进“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规范化建设、法治化运行,推动全市政法系统全面落实厉行法治、防范风险、维护稳定、服务发展各项措施,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成绩的取得,是银川市法治强市迈向新台阶的最好例证。
提升法治成色,绘就幸福底色
实现良法善治,让群众认可、让民众放心,办好“关键小事”,才能解决民生大事。
“感谢你们,我们与公司一直协商不出结果,没想到大家坐在一起一会儿工夫就调解成功了。”5名劳动者说。这是发生在银川市西夏区法院李莉法官工作室的一幕。去年5月15日,西夏区法院联合西夏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西夏区总工会,成功调解吕某等5名劳动者与某科技公司的劳动争议纠纷系列案件。
同样,灵武市法院也带给群众信心和温度。
去年11月13日,当事人杨某从灵武市法院立案庭干警手中接过《自动履行证明书》时说:“有了这份证明,我终于能卸下包袱了。”
为自动履行的当事人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不仅可以激励负有给付义务的当事人主动履行,更是用法治力量倡导社会诚信风尚,让“失信受罚”和“守信获益”成为社会共识,从而提高生效案件自动履行率,从源头上减少执行案件,保障当事人及时实现合法权益。
一项项措施让百姓真切感受到法治建设的获得感。
2024年,银川市落实《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配套出台法治政府建设“八大行动”“提升工程”等一揽子措施,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件,审结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案件3289件;开展涉农民工工资和其他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39次,执行到位金额2032.56万元,办理支持起诉案件62件……让群众享受优质服务,让服务保障民生更有力,把“法治答卷”写进百姓心里。
慎终如始,群防群治守护家园
群众的矛盾纠纷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最终就会闹到打官司。因此,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尤为重要。
“夜市闹市,不时可见闪烁的警灯和巡逻民警的身影;街道两旁,反诈宣传、出行安全、禁毒宣传等醒目标语随处可见,心里感到十分安心,很温暖、很踏实。”提起治安状况,市民周先生称赞道。
“李叔,你把花盆放在阳台上,万一掉下来砸到人要承担侵权责任,还是收到屋里稳妥些。”
“王姨,把杂物堆放在楼道里不仅违反法律规定,万一着火堵塞逃生通道要承担民事赔偿……”2024年11月19日,银川市金凤区安居苑社区党委书记、治保会主任常立红向社区居民普法。
每一次巡逻布防、每一个隐患的消除、每一场寓教于乐的普法,都倾注着银川市顶层谋划、善作善成,凝结着全市政法机关和基层法治力量、群防群治队伍的辛勤付出。
银川市人口体量大、治安要素多,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任务重、压力大,银川稳则全区稳。2024年,银川市突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深化推进“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聚焦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全市刑事案件、盗窃案件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21.98%、19.07%。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西夏区、贺兰县融合试点,进一步建强建好基层治保会577个,发动“三官一师一员”等基层力量共同参与法治家园建设,做到矛盾纠纷案结、事了、心顺。去年以来,银川市排查矛盾纠纷62520件,化解62330件,化解率99.7%;推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检查指导服务企业16117家次,责令停产40家,排查重大事故隐患52条。
身边发生的变化,让百姓清晰聆听到了法治强市的铿锵足音。
司法为民很暖,点滴实事很赞
将法治思维融入矛盾调解,以协同发力定分止争是多元化解群众纠纷事、解开烦心结的“金钥匙”。
“多亏司法所的帮助,化解了我们的家庭矛盾。”去年10月27日,在银川市兴庆区司法局解放西街司法所,年近八旬的老吴夫妇眼含热泪,紧紧握住调解员的手说。
事情源于老吴夫妇的儿子吴某因病去世后留下的财产分配问题,老两口与前儿媳李某有积怨,对于李某有关财产分配的方案不予认同。面对这起复杂的家庭纠葛,调解员采取了“背靠背”的调解策略,成功解开了老吴夫妇与李某的心结,双方在财产分配上互商互谅,老吴夫妇将儿子的保险赔偿金全额留给了孙女,签字捺印后,一家人紧紧相拥。
这样的暖心之举在银川还有很多。进村入户,向辖区群众汇报工作,虚心问需问策,回应关心关切,努力在宣传汇报与答疑解惑中实现与群众“心连心”……2024年,银川市采取“一案九查”办案模式办理未成年人综合履职案件36件,审核发放司法救助资金471.86万元、救助281件343人;两级复议机构新接收行政复议申请1605件,通过调解化解的涉企争议48件,化解率30.2%……从解决好人民群众在司法行政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着手,在察民情中定准对象,在访民意中摸准需求,在出实招中找准接口,不断寻求司法为民的新方法、新途径,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解民忧、办实事,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目前,银川市多家政法单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并不断推动基层治理由共治向善治转变。
以营商“软”环境培育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营商环境好不好,民营企业最有发言权。
“今天发放了检察护企工作联系卡,公布了护企检察官团队联系方式,这样就畅通了日常沟通渠道,我们企业有事就有地解决了。”去年5月11日,兴庆区检察院与苏银产业园管委会召开安商惠企座谈会,签订《“检察护企”常态化联系工作办法》,并为检察护企工作联系点挂牌。
“面对面”“点对点”“心贴心”的服务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扶上马、送一程。
2024年,银川市建强营商环境法治工作站8个,联合入驻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知识产权“枫桥式共享法庭”等全方位服务。开展“入乡进企访社区”活动及“生鲜灯”“假羊肉”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深化与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形成“检察监督+行政监管”的保护合力,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5件。延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服务网络,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309家,走访调研43家企业,为企业发展搭台子、通路子。
良法善治,民心所向。实施法治强市战略以来,银川市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小切口、有特色”的创新经验做法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形成了法治建设多点开花、全面发力的工作局面,促进了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银川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