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法聚焦 > 法治建设 > 正文
化“证结”解“心结” 守护群众安居梦 红寺堡区破解13年不动产登记难题
2025-02-06    来源:宁夏法治报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2-06

  “太激动了,等了13年的房产证终于拿到手了,房子有了‘身份证’住着踏实多了。”近日,吴忠市红寺堡区鼎盛花园小区居民王改红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动产权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鼎盛花园小区于2010年由宁夏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共建房屋362套,其中35套未及时办理不动产权证,一直登记在该公司名下。后因该公司发生债务纠纷,35套房屋分别被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查封,致使购房者无法确权登记,从而引发矛盾纠纷。

  不动产登记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百姓心中的大事。为有效化解历史遗留问题,2023年11月,红寺堡区成立以政法委牵头的工作专班,组织政法各单位与相关部门(单位)、律师多次召开基层法治联席会议,查找堵点难点,奔忙于银川及内蒙古之间进行协调,跟踪推进所涉房屋的解封和办证等事宜。历经一年多的努力,鼎盛花园小区“办证难”问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赢得群众认可。

  “鼎盛花园小区‘办证难’的历史遗留问题之所以能够圆满化解,得益于充分运用了‘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构建了区委领导,政法委牵头,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具体落实,村(社区)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推动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红寺堡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久调不决的矛盾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纠纷,政法委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的作用,协同政法各单位和相关部门(单位)全力调处化解。

  综合治理,重在基层。红寺堡区坚持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作为中心工作来推动,形成问题联治、矛盾联调、平安联创的社会治理格局。突出以乡村(社区)为主战场的工作理念,强化各部门(单位)与乡镇(街道)之间的配合协作,依法调处化解矛盾。2024年以来,红寺堡区综治中心召开联席会议26次,推动化解矛盾纠纷123件,化解率99.6%。村(社区)矛盾纠纷发现率同比提升45.9%,乡镇(街道)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9%。“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基层法治氛围已深入人心。


【编辑】:赵怡舒
【来源】: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