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法聚焦 > 法治建设 > 正文
立案庭,真便民
2025-02-25    来源:宁夏法治报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2-25

  2月21日9时,站在银川市兴庆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门口,记者数了数,10分钟就进去了29人。一进门的右手边,武琦在导诉台前一边耐心地指导当事人填写详细的送达回证,一边对询问如何写诉状的当事人介绍她身后并排放着的3台电脑里有模板,可以参照来写并且联机打印,也可以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在辅助工具里查找。

  她说的模板,是去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推出的统一的、要素式的起诉状和答辩状,目前常见的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物业服务合同、金融借款、劳动争议等纠纷种类均包含在内。

  按照指引,被朋友以周转为由借走5万元的小肖,很快找到民间借贷纠纷起诉状模板,没用多久就写好并打印出了一份规整的起诉状。

  转身来到立案窗口前,诉讼服务中心主任申建宁简单看过后,询问小肖:“你这个事由清晰、证据齐全,要调解吗?被告能找到吗?”

  “找是能找到,他也认账,但就是说没钱。能调吗?”

  “调解可以节省诉讼成本,用时也比诉讼快,我建议试试。”

  “那行。”

  一来一往间,小肖的案子暂未被挂案号,直接快速分给了调解员,申建宁补充道:“如果想现在就调,对方又不能及时来,也可以采用短信电话、微信视频、在线调解平台等线上调解手段,一样具有法律效力。”

  申建宁说的,是兴庆区法院的“小案快办”机制。

  “这个机制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便利当事人‘一回合解纷’。”立案庭庭长路继荣表示:“立案窗口工作人员接收案件材料后,会进行初始审查并分流,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且当事人均能取得联系的案件,采取暂不挂案号,直接将原告引导至办案法官或人民调解员处当场进行诉前调解的方式进行处理。经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的,直接立案或出具赋强公证文书,确保调解内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不用先挂案号、回家等待分案的小肖,当即出门去给对方打电话,打算当场就把此事了了。

  小肖刚走,又有一名代理律师来到立案窗口:“你好,我要申请诉前保全,冻结被告的账户。”

  申建宁接过材料,在电脑上快速操作登记着,同时给执行法官打去电话,将案件转了过去。

  “你好,我不知道被告的身份证号能不能对得上他的名字,怎么办?”

  “您提供下对方的身份证号,我给您做一下身份核实。”身份核实窗口的夏子琪很快便替当事人确定了正确的姓名:“姓名是这个,与您知道的不一致。起诉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明确的被告’,您起诉的时候记得改为正确的名字,避免给后续的诉讼带来麻烦。”

  诉讼咨询、收取材料、立案服务、缴纳诉讼费、诉前鉴定、信访接待……设有26个窗口的诉讼服务大厅,尽管有着堆积如山的案件材料,也在一上午就接待了200余名当事人,物业、金融、民间借贷、离婚等纠纷各有不同诉求,但并不混乱。

  “立案窗口是司法服务的前哨,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处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立案庭春节开工至今包括执行在内,共立案3200余件,占大头的就是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物业服务合同、金融借款这四类。”谈及为民服务宗旨,路继荣认为,只有真正让民觉得“便”,才是对民的“利”,也才能让民觉得“好”。

  那群众觉得好吗?

  11时许,小肖又走进诉讼服务中心,三两步走到立案窗口前,笑着晃了晃手里的调解协议书,跟申建宁说:“看,我们调解完了,谢谢你的建议,让我省了钱省了事还省了心。”


【编辑】:赵怡舒
【来源】: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