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法聚焦 > 法治建设 > 正文
府佑水香: 法治家园的成长“秘籍”
2025-02-28    来源:宁夏法治报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2-28

  从一个因位置偏僻生活不便、矛盾多发被居民频繁吐槽的“边缘”社区,蜕变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法治家园”的样本,锦林街道府佑水香社区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成长“秘籍”?2月24日,当记者带着疑问与好奇走进府佑水香社区探访时,社区党委书记张慧建议先从社区党员、治安保卫员、志愿者身上寻找线索。

  退休党员贺秀芳今年62岁,说话语调铿锵,走路步履矫健。当记者顺着张慧手指的方向追上贺秀芳时,她正在小区里东瞅瞅、西看看。

  走到5号楼前,一位正在拾掇电动三轮车上废品的老人引起贺秀芳的注意。

  “这又捡了不少啊!”贺秀芳上前搭话,主动帮忙把瓶瓶罐罐和纸板分门别类地装袋、捆扎,二人的话匣子也逐渐打开。

  “这些纸板子可别堆在楼外面,一个烟头就着。”“知道呢。”

  “搁家里也要注意远离火源。”“我攒一攒,很快就卖了。”

  贺秀芳是府佑水香的老居民,从2012年小区建成就在此居住,“对这个小区有感情,也希望小区好。退休后闲来没事就帮着走走看看,发现安全隐患了上去提个醒,看到闹别扭的劝一劝,解决不了的跟社区知会一声,大家一起想办法”。

  贺秀芳觉得,这是一名党员的基本觉悟。

  “那个穿蓝马甲的是我们社区治保会的小庞,你可以再去跟她聊聊,我去前面转一转。”和贺秀芳话别后,记者在13号楼前见到了社区治安保卫员庞小娟。

  “咱们等等我们社区的志愿者邢许利,一起上楼做个回访。”庞小娟说。

  邢许利带着回访记录手册赶到后,向记者介绍基本情况:“楼上的小刘去年因为家庭矛盾找到社区,希望帮助化解。我们在调解中了解到,小刘是全职主妇,丈夫在外挣钱养家。日子长了,丈夫总觉得自己在外奔波劳碌很辛苦,家里的活不应该再让他干。小刘则觉得自己不分白天黑夜地操持家务,丈夫一回家啥也不干,双方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

  调解一度陷入僵局,社区先与丈夫进行沟通,认可他在外打拼不易的同时,希望他能看到妻子独自持家的辛苦。丈夫意识到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后,社区工作人员又开导刘女士,引导她换位思考,体谅丈夫的不易。经过多次调解,夫妻俩的关系明显缓和。

  “咱们这会上去看看两口子过得咋样?”邢许利说罢,和庞小娟一起领着记者敲开刘女士的家门。

  “快进来坐。”刘女士热情地招呼大家进门。“咋样?”“他现在对我好多了,家里的活也能帮我搭把手,我们两口子都得好好感谢你们。”“谢啥,你们两口子过得好比啥都强,以后有啥事随时来社区找我们。”

  记者跟着贺秀芳、庞小娟、邢许利等人在社区里走着、看着、听着,渐渐对这个“边缘”社区的蜕变故事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再次见到张慧时,她的介绍让“法治家园”的成长“秘籍”愈发清晰起来:在府佑水香社区,168名党员每日都会以“党员+治安保卫员”“党员+劝导员”“党员+法律明白人”等不同身份,深入小区楼道,走进居民家中,做法律知识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法律援助的联络员,实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应”,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张慧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社区通过推动‘法治家园’建设,信访案件、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5%、14%。”


【编辑】:赵怡舒
【来源】: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