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动态 > 银川 > 正文
让“软实力”成为“硬支撑” 西夏检察构建品牌矩阵激活发展动能
2025-04-13    来源:宁夏法治报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4-13

  近年来,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检察院着眼政治引领、精神培植、行为养成,打造各具特色的品牌矩阵,让检察文化“软实力”成为西夏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文化育检 促进融合发展

  坚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营养,选取“忠诚、为民、担当”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为原型,探索“西检花木兰”党建品牌建设。以红色基因铸魂,依托本地区红色资源,开展“重走长征路”“沉浸式党课”等活动,覆盖全体检察人员。以实战淬炼赋能,班子成员主动请缨,组建党员攻坚队办理重大疑难案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建+业务”双述职机制,形成“学习常态化、党建规范化、管理精细化、队伍实战化、效果长效化”特色模式,推进党建、队建、业务融合发展。

  司法为民 延伸服务触角

  坚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工作原则,立足司法为民宗旨,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精细化的法治服务格局。创建“聚力擦亮检察蓝 同心守护石榴红”品牌,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长廊”,设立“石榴籽检察工作室”,探索形成“三心聚三力”工作载体,自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中。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开展民族政策理论宣讲,接待调研参观20余次400余人次。

  做优“微光”志愿普法品牌,创新“333N”普法工作思路,定制“普法菜单”,联动法院、公安、妇联、社区、学校等多家单位,推动构建齐抓共管的“普法+N”大格局。开展法律宣传活动96场次,走进企业、学校、社区等单位共计32家,累计受众达5万余人次。陆续推出的《爱管闲事的检察官》《岩羊的一封家书》等多部微视频、微电影获得平安中国、全国检察机关“三微”比赛等多项殊荣。

  深耕主业 形成品牌集群

  把法律监督主责主业作为检察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形成业务品牌集群。

  打造“检察公益情 守护父亲山”品牌。主动融入大局,办理银川市首例支持林草领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案,督促缴纳环境损害赔偿金15.8万元,补植复绿67.54亩。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民检察院建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协作机制,联合开展“巡山”、公益诉讼案件“回头看”活动,推动形成贺兰山区域生态共建、环境共护、协同共治的全方位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获银川市检察机关最具影响力品牌。

  建强“小木兰”未检工作团队。以实质化履职助力法治校园建设,先后荣获全区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突出集体、银川市检察机关创新品牌、银川市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集体、西夏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建优侦协办“吹哨兵”品牌。通过“三图七表”“四项机制”建立“提前介入+类案指引”监督模式,强化双方在业务交流、沟通协作、案件会商、难题会诊等方面的配合,形成打击犯罪强大合力。培育“栖西地”优化营商环境品牌。依托经开区法治营商工作站,联合法院、工会、工商联等部门会签协作机制,构建护企服务矩阵,相关工作经验被最高检宣传推广。

  定制化培训 提升业务素能

  西夏区人民检察院以打造“西检·师说”实务培训品牌为依托,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检察人员的法治理念,让钻研业务、探寻正义、公正司法在检察人员中蔚然成风。定期邀请著名教授、行业专家和人大代表等开展“定制化”培训,联合西夏区委政法委、法院、公安等政法单位同堂培训,进一步增强学习针对性和实务性。同时,领导干部带头上讲台、讲党课,同时鼓励本院干警走上讲台分享办案经验、典型案例,确保人人参与、学有成效,目前已开办24期。


【编辑】:赵怡舒
【来源】:宁夏法治报